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本局救護技術員遇毒蛇咬傷案件建議處置與禁止事項

  • 發布單位:消防局

台灣毒蛇大致依其傷害機制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出血性毒蛇:龜殼花、青竹絲、百步蛇

二、神經性毒蛇:雨傘節、眼鏡蛇

三、混合性毒蛇:鎖鏈蛇

 

如本局同仁執勤時遇毒蛇咬傷的患者,到場後應先確保環境安全、保持冷靜、記住蛇的特徵,勿靠近、驚擾蛇,因可能增加其攻擊性。建議處置為以下幾項:

一、 確保患者呼吸道與呼吸,因為神經性毒蛇咬傷可能抑制呼吸。

二、 毒蛇咬傷可能造成低血壓,因此建議可預先建立輸液途徑。

三、 咬傷處以生理食鹽水清洗乾淨,用乾淨且乾燥的敷料覆蓋,以降低感染風險。

四、 在皮膚腫脹或壓痛部位外圍上標記,並於旁邊寫下時間,每隔10分鐘重複評估並記錄。

五、 如已知為雨傘節毒蛇咬傷,建議用彈性繃帶包紮(同一般包紮方式);對於未知的蛇類咬傷,則不用彈性繃帶包紮。

六、 禁止使用止血帶,止血帶對於毒蛇咬傷患者並無實益,反而對於出血性毒蛇咬傷之傷口增加腔室症候群或其他組織傷害風險。

 

台西分隊提醒民眾,遇到任何種類的蛇咬傷,皆應尋求醫師治療,由於不同的毒蛇可能適用不同的血清,故應盡量記住蛇的特徵,以利給予正確的抗毒蛇血清。遭蛇咬傷後,切忌飲酒、吃藥或其他加速循環等行為,亦不可冰敷,因為冰敷可能造成患部傷害加劇,並應於患部腫脹前移除戒指、手鐲、手錶等物,以免影響患部循環。